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落难情缘 > 848章品《维摩诘经》(6)

848章品《维摩诘经》(6)(2 / 6)

那你说:空了还有什么业力?有空的业!空就是因缘,就是因果;空为因,所得的果报是清净。同样,善恶的业果不会丧失。我们懂了这些道理,就懂得了“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”。

“始在佛树里降魔,得甘露灭觉道成”,这是赞叹释迦牟尼的成佛经历。“始在佛树里降魔”,佛于三十二岁在菩提树下,以智慧之力降伏了一切魔。什么是魔?烦恼魔、死魔、五阴魔、天魔,这些在前面说过了。“得甘露灭觉道成”,打坐的人,头顶发生清凉,脑下垂体分泌液体流到嘴中,觉得香甜不绝,叫甘露灌顶。这还不算得定,要慢慢一步步修去,也许才可以得定。如果连这甘露都没有,嘴里干干的,甚至发苦或一身燥,那就不用说了。《维摩诘经》这里所讲的甘露,不是这种有形的甘露,是形容智慧的甘露。得寂灭之道,也就是得涅槃之道,才叫作证得甘露。得甘露灭,是灭掉一切烦恼一切生死,就是觉道成。

“意无心意无受行”,佛学中的心、意、识是三样不同的东西。想是心,譬如你出门时脑子里想了不知多少事,那是心。念念不忘叫意,念就是意,就是不用再提起思想的。你出门时放一银元在口袋里,你没有去想它,可是你知道身上有一银元,这叫意。识是心理状态。在本经中,意也包括了识。真开悟的人无心地无意识,但不是变成白痴,也不是死亡,他的智慧真正开发了,比凡夫高明太多了,而且心意识到达了缘起性空。感觉状态不是心意识,比如人到了绝对昏迷或刚刚死亡一刹那,你碰他一下,他还是会有反应,这是感觉。又如斩断蚯蚓,两截都会动,它的意识状态分散了,动的余力是感觉本能。信仰是生命的动力,生命的本能,永远在动。行阴静止了才叫得定。比如我们静坐时偶尔可以得到心意识短暂的清静,也可以短暂忘却了生理上的感觉,但是你的血液还在循环流动,你的呼吸仍然不停,就是行阴还在,不是真正的定。所以证得菩提道果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