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口温泉与六祖惠能有关。当年六祖惠能回来,适遇新州大早,特别是龙山的百姓喝无水,吃无粮。
禅宗六祖惠能得知后,身披袈裟,扮成苦行僧到各乡了解民情。他来到夏卢村,知道乡亲缺乏柴草和水,且生有皮肤病,就来到上洞村东面的卢溪河边,用他那支锡杖敲击地面,口中念道:“温泉水,喷出来,快为百姓来解灾!”
他刚念完,便有一股温泉水喷涌出来。很快,乡亲们就发现了这口温泉,高兴地挑着温泉水回家烫食物吃。用它来洗澡,身上生疥疮的和患有风湿痛的,很快就痊愈了。
从此,每逢浴佛节,寺僧也到此洗浴。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县,但这可气坏了那些地霸,他们串通官府,要派兵封锁这口温泉。有一队官兵手持刀枪,如狼似虎般地来到这里。他们还未站稳脚跟,滚烫的泉水便向他们喷去,烫得他们满地打滚,死的死,逃命的逃命,再也不敢来了。此后,那口温泉终年不断地喷出泉水,造福于民。
杜甫和张柬听了以后,都说当地百姓有福。
了解了平地冒温泉后,杜甫、杜位和张柬之信步在卢溪河边。杜甫依依不舍四处眺望,但见那远处悬浮在缥缈夜空中的龙山国恩寺,在灯火闪烁下显得特别耀眼,犹如天上的玉宇琼楼,一片盎然诗意,格外地禅意温馨,令远道而来被称为“诗圣”、“诗史”的杜甫赞叹不已。
杜甫,字子美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759年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