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胎怀的是太子。
消息传出,朝野上下,无不欢欣雀跃,许多性急的竞提前送了贺礼。
俗话说:唱戏的多,喝彩的更多。时间不长,送礼者便蜂拥而至。究竟收了多少金银珠宝、衣裤服饰谁也不清楚,只知道仅仅小伢穿的鞋袜就有九九八十一箱。
宝茵王后暗暗叫苦。
她觉得,第三胎尽管与前两胎不大相同,但孩子是肚子里的活宝,谁能说得清楚呢?万一再生个皇姑,岂不让妙庄王在国人面前丢丑?
为了能立于不败之地,她劝妙庄王以谢绝送礼为由,纠正一下先前的失言,说明胎儿是男是女,尚且难以定论。
哪料到对王后一向言听计从的妙庄王却说:"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堂堂国君岂有出尔反尔之理!"
宝茵王后说:"臣民能听陛下旨意,三军能听从陛下号令,难道这未出世的胎儿也......"
没等她把话说完,妙庄王"叭"的一声摔碎手中茶杯,吼道:"生了太子到逍遥庄报喜,否则与此茶杯同!"说完,便起身摆驾回逍遥庄去了。
妙庄王一去就是几个月不回京城,不理朝政。
宝茵王后在宫中度日如年,她盼望孩子尽快出世,又害怕孩子的生日便是她的死日。
她恨不能怀上三年六个月,又巴不得明天一大早能向妙庄王报佳音。她几乎每天都要做梦,时而笑醒,时而泪湿鸳鸯枕。她山珍无心尝,海味不想品,只盼生个小儿郎。
分娩的日子一天天接近。为防止意外,宝茵王后不敢请接生婆来接生。不敢叫宫娥彩女到床前侍候,而是让自己的姐姐和两个女儿在床前听用。
她再三叮咛:"万一生个女儿,不要透露半点风声。"奇怪的是,这孩子一连生了八天八夜,硬是不得下地。
宝茵王后沉不住气,她打定主意,孩子不出世决不请妙庄王回宫。
可是到了第九天刚交子时,执事太监突然在宫外高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