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人,出了什么事,如此急切唤我?”一名三十余岁,身着锦衣,留着一撇八字胡的幕僚匆匆走来。
“业安!”三衢府尊神色略显振奋,面色仍不好看。
他将手中信件递给幕僚,郑业安的面色也是愈发难看。
身为幕僚,他之命运可以说是与三衢府尊系于一处。
三衢府尊若丢了官位,他也不会多么好受,除非另投他人,不然再想起复就很难。
“大人,此事无论如何,绝不能上报朝廷。不然你我必受其责罚。”郑业安开口,三衢府尊则是连连点头。
他之所以请幕僚,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有人能替自己出主意,无论是好主意还是坏主意,总比没主意强。
“您回头抓紧安排人,抓紧是给知州大人送信,告诉他真实情况远远没有那么严重,全是那杨百善夸大其词。
让知州大人不必上报朝廷,此事在咱们府内就足以解决。另外,您再安排人备好一份礼物给知州大人送去。”
郑业安不愧是幕僚,脑子一转,很快就想出应对之法。
固然这个法子是欺上瞒下,可现在重要目的是保住官位,其他事情并不重要。
就算真出叛乱,有人造反又如何,他们又不是皇帝,何须要操心这等事。
就算造反真成功又如何,只要想治理天下,那就得继续用他们。
“这能行吗?”三衢府尊略有迟疑,实际上是心疼自己的银子。
“行,大人不必担心花销,只要此事能遮掩过去,大不了回头多征些剿匪税。”郑业安出言宽慰道。
杀官造反之事,可不仅只是在三衢府尊治下,也是在知州治下,此事若一路追究上去,他也必然受责罚。
故此只要他们这边表示出能解决此事的能力,又奉上一份厚礼。
知州大人既然不会上报朝廷,而是会让他们自行解决。
再看在那份礼物的份上,只要事情能解决,就不会追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