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高,每期只有2.5万份,但是内容非常权威,订阅这份杂志的都是有身份背景的人,价格也非常高。
米高扬设计局当然也有一份,可以从中获取西方的先进装备发展思路,给他们的发展提供决策。
每一期的杂志,别里雅柯夫都看得很仔细,但是今天,当拿起杂志来的时候,他就被封面上的插图吸引了。
这是一架单发动机的轻型战机,外形和f-16类似,但是边条更大,两肋进气,此时正在飞行状态,边条上拉出来了白色的水汽,向后延伸,看着非常的漂亮。
这是什么飞机?以前从来没见过啊!
别里雅柯夫来了兴趣,既然作为封面飞机存在,那肯定会在最前面介绍的,于是,他翻过了目录页,直接看正文,果然,正文第一篇,就是这款飞机的介绍。
东方,腾飞的枭龙。
东方,枭龙?别里雅柯夫的眉头皱了皱,这战机,难道是去年东方的秦总过来的时候,想要和己方合作的超七战机?当时因为各种问题,最后并没有达成协议,东方人走了,他们米高扬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也跟着消失了,直至现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。
克格勃在西方调查了无数次,也没有找到他的踪迹,看来是没有叛逃到西方,克格勃最后认为这是一次意外,别兹留特科很可能已经遇害了,用不明原因失踪来结案。
现在,别里雅柯夫看到了这架飞机,慕然想起了这些事情。
东方人的飞机设计能力一向很弱,怎么突然能研制出来这种级别的战机了?
下面是大段的分析。
这款战机从上到下,无一不透着f-16的影子,但是,却又进行了很多改进,比如边条更大,比如用两肋进气,而这种飞机的来由,则需要从八十年代的佩刀2项目说起。
《简氏防务周刊》是相当专业的,把当初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清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