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想到的是,还真的有官员上奏章,为苏曳鸣不平。
指责朝廷,不该如此对待一个功臣,不是明君作为。
甚至,这些人根本不是苏曳的同党,真的是出于满腔义愤。
而后,朝廷直接将这十几个胆大包天的官员罢免,并且流放宁古塔。
顿时,朝堂安静了。
皇帝再也没有受到为苏曳鸣冤的奏章了。
接下来,皇帝派遣桂良去上海谈判,刺探洋人的态度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上海领事麦华佗态度瞬间大变,之前他在谈判团队的时候,是非常强硬傲慢的。
而此时他对桂良的态度,变得柔软了下来。
桂良说之前谈的条约不算数,要重新谈。
麦华佗道:“我只怕不算数啊,接下来伦敦会派来新公使,届时桂大人和新公使谈判便是。”
桂良道:“麦大人,听说贵国也分为两个派系。听说这一次对我大清发动战争,贵方国会投票是主战方险胜?”
麦华佗惊愕道:“桂大人如何知道?反对战争的票数,仅仅只比主战派少了二十几票。”
桂良矜持道:“我自然有我的渠道。”
接着,桂良道:“皇上仁德,绝不会得势不饶人,之前的天津条约,有很多我们依旧可以谈的。”
麦华佗一愕,你们打赢了,还愿意退让?
于是,他问道:“哪些可谈?”
桂良道:“天津,九江绝对不能作为通商口岸,几国公使进京,瑷珲条约,这些要推翻掉,剩下都可以谈。”
麦华佗诧异,清廷妥协尺度这么大?
明明打赢了,最重要的关税,还有鸦片贸易合法化,都愿意妥协?
甚至十来个通商口岸城市,也依旧愿意接受?
这就是咸丰皇帝,对洋人一定要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