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将军奕山和沙俄总督签订了《瑷珲条约》,约定几个月后,便来京城换约,而后正式确定条约生效。
不久之前的中俄天津条约中也规定了,中俄之间重新勘探边界,这其实就是变相承认瑷珲条约了。
对于瑷珲条约内容,失去的那些领土,皇帝很恼怒,但是也没有太大的概念。
这些苦寒之地,没有价值。
当然,如此一来清廷失去了外东北的出海口,他就更加不在意了。
皇帝当然知道海权这个词,但是概念也不深切。
对比而言,他最最在意的就是洋人入京。
这是万万不能的。
“不见!”皇帝直接了当道。
额尔金伯爵走了之后,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此人对大清最强硬。
他甚至有一种感觉,额尔金都走了,你们其他公使还抖什么抖?
尤其是厦门教案的外交胜利,让皇帝再一次觉得,洋人其实没有那么可怕。
他已经再一次派僧格林沁去大沽口了,再一次修复炮台,升级炮台。
皇帝继续交代耆龄。
“朕故意让桂良兼了两江总督,而曾国藩对这个位置志在必得,想要得到这个位置,就必须付出行动。”皇帝道:“朕会下旨,让他的湘军配合你。”
“另外,浙江巡抚王有龄也是知兵的,是打出来的巡抚,真也会给他下旨,关键时刻配合你。”
“江南提督张国梁掌握苏南兵马,他对朕忠心耿耿,他手中也有两万军队。”
“胜保的军队在扬州,荣禄的部分军队在安徽。”
“所以,朕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。苏曳不动则已,只要一动,十几万大军,就会从四面八方将他扑灭。”
“况且,他的那些军队,让他们去打发逆可以,但让他们跟着苏曳谋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