粱河狂奔的时候,就已经没得差不多了,要不然也不能退而求其次,去琢磨封禅来挽尊的问题。
关于这天杀的欧豆豆心理健康的问题,赵匡胤是漠不关心。
在他看来,赵光义现在唯一的作用,就是用来证明他是赵匡胤。
真宗朝之后,赵光义的作用也就没了。
首先,宋仁宗赵祯并没有见过赵光义,所以赵光义在仁宗朝根本没用。其次毕竟有赵恒的存在,可以让赵恒来证明他就是太祖皇帝。
对于赵恒怎么处理,赵匡胤其实挺纠结。
大宋的皇位是他赵匡胤一脉的不假,终归是要让赵光义一脉的皇帝将皇位还回来的。但问题在于什么呢,赵匡胤在纠结到底如何处理赵恒。
赵恒的问题挺复杂,像吕夷简放的那个“我太祖、太宗、真宗皆有尧舜之资,禹汤之智”的屁,听个响就完了,认真可没必要。
他做为有宋建国以来生长于承平之世的第一代帝王,一方面缺乏如太祖太宗般把握政治局势的能力,一方面又急切于标树个人的统治形象,另一方面又胆小如鼠,畏辽如虎。
首先对待契丹的问题上,澶州之战弄出来一个澶渊之盟,打赢了还要给岁币,这个大家都知道,不是什么新鲜事儿。
其次是对待交趾的问题上,至道三年四月,赵恒即位伊始就进封前黎朝的黎桓为南平王。景德三年,黎桓过世,交趾陷入动荡。
杀兄自立的黎龙铤自称静海军节度使、开明王。当时黎桓的另一子黎明提因使宋而滞留于广州,且有归宋交趾首领黄庆集等请求出兵“平定交趾”;宋朝知广州凌策与沿海安抚使邵晔等人都建议“发本道屯兵,益以荆湖劲卒三二千人,水陆齐进,立可平定”。
邵晔上邕州至交州水陆图,劝赵恒趁机完成太宗未遂宏图。他准备遣返黎龙铤的使节,赵恒却以“祖宗开疆如此其大,慎守而已,安用劳民以贪无用之土乎”的理由,令黎龙铤削去自命伪官,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