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运,当真是时也、命也!
至于这个褚燕,乃是赵云的同乡,二人皆是常山真定人,不过二人并没有任何交集。
褚燕应该是一年后、才与张牛角合兵一处。合兵后,褚燕主动推举张牛角为首领,而在二人进兵攻打瘿陶时,张牛角被流箭射中、身受重伤,临死之前,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。
于是,褚燕或是为了报答张牛角的恩情,或是为了笼络住张牛角麾下大军,随即改姓张,唤作张燕。
改姓后的张燕,因身轻如燕,又骁勇善战,所以军中都称他为“飞燕”。后来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,与常山、赵郡、中山、上党、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盟。
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、王当等人,都带着部众归附到褚燕麾下,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,号称“黑山军”。
当然这百万人乃是包含老弱妇孺在内,真正的精兵也就不到十万。张燕便凭借这不到十万军队,扰的黄河以北的各郡、县都不得安宁。
当时朝廷无力派兵围剿,张燕趁机派使者到京城洛阳,上书朝廷请求归降。皇帝刘宏不得已,只得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。
在诸侯讨董时,张燕率军与各诸侯联盟,之后更是与实力强大的袁绍打了个有来有回,不过后来投降曹操之后,与高览一般,便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了,毕竟曹操麾下名将太多,怕是轮不到张燕出头吧!
就以张燕的履历而言,其亦是一个极具军事才华之人,仅凭一些贼匪,便能做出如此成,就着实不易,连公孙瓒被袁绍围困时,亦是派人寻张燕求救。
可惜,之后的大汉便没有了其生存的土壤,任何一个诸侯皆不可能允许治下有如此势力存在,张燕亦养不起百万部众,只得择一人投靠,最终泯然众人矣!
而此时的褚燕,倒是不用改姓了,因为张牛角死后,其部下尽数被俘,或是感恩、或是笼络,皆是没有必要了!况且,张牛角的死,还与其扯上了间接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