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不可以做官,只是起点低,升的慢,而且上限基本上看得见。
只有在大比中获得名次,进士及第的,才有资格去争那更高的位置,文武都一样。
文比和武比基本都是在同一年举办,特殊情况可举办恩比,三年一届。
真武院的学子一般都会参加武比,而稷下学宫主要是是文比,但大周以武立国,武比要比文比热闹宏大的多了。
参加文比的也可以参加武比,这是不限制的,虽然次数不限制,但年龄有限制,文比四十岁以内,武比则只限三十岁。
一般文比从十八岁参加,最多七次,一旦高中,就不允许再参加了,武比次数少的多,除非是天才级别,一般参加三四次就顶天了。
两次若不中,基本不会有机会了。
所以,朝廷各衙招募胥吏基本都是在四五月份,而各衙招募卫士以及军中招募基层军官大多数在十月份。
明年都是大比之年,这个时候跑来招人,真是吃饱了撑的,真武院的学子们,尤其是内院学子们,谁不想去参加下一届武比,只要能拿到名次,自然就能飞黄腾达了。
还剩下不到一年时间,自然要刻苦修炼,争取拿一个好名次了,岂会去南衙做事儿?
何况南衙诸多规矩,即便到时候可以参加武比,若是点中了,也无法脱离南衙。
稷下学宫那边也差不多。
招新的简章前面,瞬间围了一大群人。
毕竟,这新鲜事儿还是头一遭。
“年龄二十岁到四十岁,这不是教习也可以申请……”
“入选者还需要参加笔试,笔试时间为后天中上午辰初刻,巳时结束,笔试为问答题,一共二十道……”
“笔试通过后,会公布相应名单,面试时间、地点待定……”
“这南衙什么意思,瞧不起我们真武院的人,居然还要考我们,他们有什么资格考我们?”
“就是,本来就没想去南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