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预估。
我们前期派遣的地质勘探团队在这里,也就是项目的核心区域——
发现地下土质结构极为复杂。”
说着,他拿起桌上的一支铅笔。
当作桩基模型。
微微弯曲手指模拟不同土质的受力情况。
“有多层不同硬度的土壤,还夹杂着一些岩石层。
所以,我们在设计桩基的时候。
采用了这种复合型的桩基结构。
它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土质的承载需求。
确保建筑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使用过程中都足够稳定。”
张伟华微微皱眉,提出自己的疑问:“但是,英方提出的那种传统桩基方案。
虽然相对简单,可在他们以往的一些小型项目中应用效果也还不错。
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接受我们的方案呢?”
李明达看了他一眼,嘴角上扬,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。
继续解释道:“英方的传统方案在小型项目、地质条件相对单一的情况下确实可行。
但我们这个项目规模大、地质复杂。
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或者地质变化。
他们的方案很可能出现根基不稳的问题。
我们有详细的数据对比,就在这份报告里。”
他说着,从文件包中又翻出一份厚厚的文件。
文件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,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。
“这里面记录了我们模拟不同工况下,两种桩基方案的绩效指标。
像我们的方案在稳定性、耐久性以及后期维护成本上都具有优势。”
张伟华接过报告,仔细翻阅着。
手指不时在页面上滑动,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。
赵长天也一直专注地听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