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建林年轻时,辞职下海经商前,也曾在国企工作过。
他深知,一个28岁的副处级干部意味着什么?
必然是能力和人脉缺一不可。
赵长天能在28岁做到副处。
那么,他38岁时能不能做到厅级?
48岁时又能达到何种层次?
对这样的年轻人,孙建林觉得有必要结交一番。
孙建林看重的不是赵长天的现在,而是他的未来。
在一个大人物年轻时与他交好,获得对方的友谊。
这样的投资,其回报率往往是惊人的。
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,可以借鉴。
比如吕不韦,比如胡雪岩,等等!
正是抱着类似的心思,孙建林才愿意和赵长天见面。
而且见面之后——
孙建林在态度上表现得比较随和。
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,孙建林对赵长天的观感也在发生着变化。
给他的感觉,他面对的不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。
而是一个历经世事磨砺的成熟中年人。
稳重而又充满智慧!
双方在谈论地产行业的现状、以及未来时。
赵长天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些观点,都让孙建林有耳目一新之感。
甚至能给他带来一丝启发。
不只是孙建林,连李老三都有获益匪浅之感。
李老三暗自点头。
看来赵长天为了与孙建林的这次见面。
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