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。
可以说,汉朝时候文化上停滞不前,陷入到危机中。
郑玄年少时候走遍大汉河山,中年时候已经是通读市面上所有的经典,然后转头拜关西的马融老师。
学成归来之后,他对于四书五经那是“每样都懂亿点点”。
之后,郑玄著书立作,将古今之经典整理、勘误、校准,融会贯通了汉朝十几个流派,变成了全新的“郑学”。
天下文人从十几流派的攻讦脱离出来,他们只研习“郑学”就能够理解先贤的经典,从此文明之薪火得以传承。
可以说,我们后世之人能够传承秦汉之前的经典,还需要感谢郑玄。
如果不是郑玄,我们读先秦经典的时候,可能看到的是十几个注解。
郑玄一生淡泊名利,拒绝了汉帝、何进、董卓、袁绍、陶谦、刘备等人的招揽,一生都在教书育人,只为将经典传承下去。
郑玄的一生可以用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来概括。
这样的人物,是值得耗费笔墨来提及的。
“老先生,那这一块翡翠赠送给你了。”
糜竺对于这样一位老先生是非常敬重的,他将那一大块的翡翠赠送给了郑玄。
“那老夫就不客气了。”
“以后也有实物给弟子讲解交州的翡翠石了。”郑玄笑呵呵地一挥手,让门下弟子将这块大翡翠收下。
至于后面的几块翡翠石,糜竺只是挑了一些小的,让这些工匠拿去练手,为将来的翡翠饰品做一个热身。
其他的糜竺收入到空间内。
“都说玉石能够蕴养灵气。”
“这翡翠也叫做‘缅甸玉’,看起来也跟玉石差不多,多少能够蕴养一些灵气吧。”
“等到蕴养好了之后,我给我那些女人一人一条手镯。”
糜竺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。
“先生走,我们去看看那边的猴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