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威作福了。
面前的清川江在东夷半岛也是有名的大江。
在中游几里的地方,就是徐州水兵的兵营。
陈宫到任之后又在这里加建了一个市集。
因为糜竺所施行的高薪养廉政策,而且这些在外进行驻守的士兵,俸禄都非常高。
强大的消费能力,带动了周边地方土著的经济。
又随着糜竺“汉化”计划的推行,很早的就成立了清川江第一中学。
早上,
天刚蒙蒙亮。
柔小兰早早就已经洗漱完毕了。
她的母亲还在火灶前面捣鼓着早食,这放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。
一般都是吃两顿的,可没有早餐吃。
不过因为汉家大老爷将红薯土豆推广到了东夷,很多人早上也能吃上两个红薯了。
“阿娘,我要去上学了。”
柔小兰向自己的母亲喊了一声。
“路上小心些,注意那些东夷蛮夷,走大路啊!”母亲叮嘱了一下。
柔小兰的母亲乃是典型的玄菟人,父亲是东夷人。
柔小兰的姓氏还是跟由老师的姓氏取谐音的。
否则的话,根本就没有高贵的汉式姓名。
母亲的亲哥哥有两个孩子在玄菟军当兵,因为政策照顾的原因。
所以,柔小兰凭借士兵家属的身份,能够在清川中学里面上课。
“这里的变化真是大啊。”
柔小兰抬起头来往远处的大山望去,沿着清川江平坦的河岸已经是修筑了大批汉式的房屋。
远处,一排排耸立山谷中的烟囱冒出淡淡的白烟,弥漫在山腰见。
那应该是汉人的工坊。
应该是冶炼金银,或是烧陶瓷吧。
吃水极深的风帆大船缓缓地行驶在江面上。
柔小兰已经是十九岁了,但长这么大了还是在汉人老爷到来之后,才第一次见过这样的景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