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是南奶奶带着两个街道居委会的人。”
徐得庸点点头,他还以为哪里冒出来的亲戚呢,从“兜里”掏出一把瓜子让两人分了。
对这些大小孩子来说,得庸哥的口袋就是“百宝箱”,赶上得庸哥高兴时候,有一定几率掉落零嘴。
徐得庸进院,发现院里不少人围在他家门口。
“得庸回来了。”有人喊道。
徐得庸笑着和众人打过招呼,进屋一看道:“周主任原来是您来了啊。”
“嗯,得庸义务种树回来了,表现积极值得表扬。”居委会周主任笑着道。
徐南氏笑呵呵道:“周主任您别夸他,这小子不经夸。”
她又道:“小庸,你快给周主任说说这个蜂窝煤和炉子,有些话我也说不清。”
周主任解释道:“教员号召我们植树绿化祖国,同样也号召节约资源,我们每年消耗太多的木柴和煤炭,树的成长可没烧的快,南大娘就说起了家里的蜂窝煤和炉子,说比以前烧煤球节省许多。”
“眼见为实,耳听为虚,这也是很重要的事,所以就亲自过来看看,蜂窝煤也不是没人烧,可没像这样又方便又节省,你给我说叨说叨。”
徐得庸笑了笑道:“这事不难,关键是塘泥套筒护瓦……。”
其实一开始院里的人对徐得庸家的蜂窝煤炉子稀奇了一段时间,也察觉到省煤,可人的惯性,加上需要换炉子都嫌麻烦,反正这么多年也过来了!
周主任听完对跟身边的居委会男子道:“这个应该好弄吧?”
男子懂行道:“不难,就是套筒护瓦最好做出便宜实用的。”
周主任点点头对徐得庸道:“好,我回去立即让人实验,若真的如你所说,便向街道打报告推广,你要受表扬。”
徐得庸连忙道:“这都以前就有,又不是我创造出来的东西,表不表扬的无所谓。”
周主任点头道:“好啊,居功不傲,现在年轻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