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月最后一日,北风吹天阴。
徐得庸醒来酒气早已经散去。
冬练三九正当时。
起床锻炼,嘿嘿哈嘿。
物以吸为贵,亦以硬为本!
如此,方可以达到里硬外合之境界,纵横摆阖!
等徐得庸深蹲锻炼完,何雨柱这货也没出来,看来是酒还没醒彻底。
他心念一动开启今天的盲盒。
“叮!”
一盏煤油灯,和一瓶一千毫升煤油出现在空间内。
徐得庸不禁抬抬眼皮,昨个停电,今个给盏煤油灯,这盲盒空间还挺会来事!
想到昨晚上那和自己年龄差不大的破旧煤油灯,确实该换了。
回头找个机会拿出来,反正这个开出来的看起来也不新,就说在外面捣腾来的,奶奶问两句也就过去了。
吃完早饭,徐得庸看着燃烧的煤球炉,摩挲的下巴道:“奶奶,家里一直烧这种煤球吗?”
徐南氏诧异的瞅了他一眼道:“不烧煤球烧啥?”
俗话说的好“人要实,火要虚”。
这煤球可不是蜂窝煤,是实心的煤球,不但燃烧费煤,而且引火不易,每次引火差不多需要一斤劈柴。
仅当时四九城一年就要用掉两亿多斤劈柴,而为烧煤球而多耗费的煤约为三十万吨。
关键全市一年产生的的一百多万立方米垃圾中,就有差不多六十多立方米的煤渣。
简直是恐怖如斯!
“乌金墨玉,石火光恒”,“南山高末,北山红煤”都是曾经煤球的广告。
这时候还有两个行业,一是“摇煤球的”;另一个是“卖黄土的”。
每到秋凉,都有“摇煤球的”从乡下来,他们肩上扛的是大板儿锹和剁铲,身後扣个直径一米,深有三四十厘米的摇筐和一个大号花盆。
这些人每年来,知道哪儿用他们干活,所以与胡同里的人家也熟悉。
摇煤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