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艘战斗驳船的性能,就介于战巡和战列舰之间。火力比报应级差点,但也拥有两门x级巨炮;速度比战巡差一些,但差得不多,至少能咬得住。
在太空之中,这就形成了一场漫长的、拉锯式的追逐战。
一跑一追之下,白启帆还是成功带着三艘战巡,来到了另一个迁跃点,往星图南边,进行了一次迁跃。
在他们进入迁跃状态的前一刻,那两艘战斗驳船才带着驱逐舰群,抵达迁跃点。
追不上了。
进入星界隧道之后,白启帆这些天以来吊着的心,才算是放下了一点点。
应该安全了?
但很快,导航者就传来了消息。
敌人并没有放弃追击。
他们紧随其后,同样启动了迁跃引擎,进入了同一条星界隧道之中。
在星界隧道里,双方倒是不至于打起来。星界隧道之内没有空间概念,两艘舰船说是在一条隧道里,实际上根本碰不到。
但是,这又引发出来了一个问题:完成星界隧道迁跃的时间,就不取决于舰船的正常速度、灵活性了,而只取决于迁跃引擎的规格与效能。
联盟建造的三艘圣杯级,迁跃引擎用得都是好的。但受限于战列巡洋舰本身的舰船供能模块,没有战列舰那么大,导致在常规引擎、火力输出、迁跃引擎、能量护盾等方面,都需要做出一些取舍。
在这种情况下,迁跃引擎的用料好是好,但规格是有些受限的。
一般而言,迁跃引擎重要,但不是最重要的。有取舍的情况下,用途单一的迁跃引擎往往就会被砍规格,阉割一些性能,以省出更多的能源供给,给其他的系统。
圣杯级设计的时候,也做了这件事。
那么问题来了,对面的两艘战斗驳船,以及落在后面,但最多半天后也能抵达迁跃点的那艘报应级,在迁跃引擎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