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会试三日,大小题目近二十道。
朱钧已经做了汇总,题目都很大胆。
其中还有一道有关于天下一统的题目。
而会试一般从几十人,到三五百人不等。
前几次,大业科举,也不过寥寥一百多人,取仕占三分之一。
而这一次人数达到了八百人。
大业本国人约四百人,他国的学子占据一半。
八百人的会试也堪称百年之最了。
这么多人,所以监考起来,也比平常更难一些。
所以在外监考的官员,从十一人,增加到了三十人。
其中十九个,是临时增加的。
人数虽然多,但竞争更大了。
这一次取仕至多不超过六十人,也就是说概率不足十一。
“殿下,先进文庙给二圣上香!”刘基提醒道。
朱钧点点头,按照一贯流程,进文庙上香,然后念诵祭文,等吉时到了后,开门放学子入场。
在这之前,先要搜身,经过严格的审查后,才能入内。
朱钧不由的想起前世那些人作弊的手段。
如中空的毛笔,用老鼠胡须写的文章,每一个字比米粒还小,然后缝制在内衬中。
还有继烛,所谓继烛就是把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,塞入纸条后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,然后带入考场。
这种都算是粗放派的。
还有高科技作弊高手。
如银盐变黑,用这招的都是化学高手,把衣服的夹里密密麻麻用盐水写满字,混入考场后,点蜡烛用火一烘,文字就显现出来了。
甚至还有飞鸽传书送答案的。
因为三天内不能离开,日夜都要在考场,等到天黑放训练过的鸽子进来。
总之这些人为了能高中,无所不用。
见朱钧在哪里暗暗发笑,刘基还以为他在想什么坏点子,不由心中警惕起来。
“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