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下来总不会错。
副会长没想到金姝一个大家闺秀,竟然也懂那么多的商业道理。
一言一行,落落大方,进退有序,整个聊天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一直到结束了副会长仍有些意犹未尽。
“那就这么定了,合同今天就能签。”
“那我就在这里谢过赵会长了。”
签完合同,金姝名下的金氏绣坊便暂时压在了北楼商会的名下。
加入商会的代价就是这样,为了方便商会管理,说句难听点的就是方便商会拿捏,就得把产权压在商会名下。
金姝签了一年的合同,签完之后,北楼商会便给了她一张支票,支票上是足足五万银元。
这个钱,是给她扩建金氏绣坊的。
北楼商会那么大,名下挂靠那么多的商铺,手里的资金自然雄厚。
但就这么大方的给钱,金姝还真的有点没想到。
钱给了也不能不办事,副会长说了,三个月之后就要见到第一批货。
金氏绣坊内现有七十多名绣娘,有了这笔钱之后,金姝隔天便坐火车回了苏市,拿着钱也没着急先办事,而是去了苏市银行额外贷了两万块,分别投进了金氏绣坊以及金氏船造两个小厂。
之前都是小厂,现在有了钱总算是可以大刀阔斧的扩张。
这边安排好了之后,金姝便又回到了bh市。
两市本就是紧挨着,再加上金姝选厂的地址几乎就是bh市的边界线上,如果是有车,金姝完全可以做到半天之内来回。
现如今一辆福特车差不多要四千块,还得配上一个司机,每个月保养加油等等仍需要近五十块的支出。
换做以前金姝肯定是舍不得的,但现在可能是因为离婚了心情好,又可能是因为回家之后发现各个厂效益不错。
铺子多了她管不过来,也耗费精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