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说会被皇帝责罚,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嘛。
也有人这般恶毒的想着。
但是无论如何,他们也改变不了严时昭已经被任命为大军统帅的现实。
他来到了城外,开始整顿自己统帅的部队。
抵达大营的第一件事,就是下令彻查部队人数。
“我知道这六万京军的数额定然不足,各地部队的兵额也必然有所缺陷,我也无意追究你们的责任。”
严时昭的目光威严,扫过眼前的众人,他们的目光大多躲闪,其中不乏几个勋贵,都不敢与他对视:
“但是如今出征在即,我们即将与鞑靼作战,他们的战斗力不用本帅多说,要想赢,本帅必须要知道,我统领下的军队的真实情况。”
“伱们难道想要葬身边疆吗?”
一番话,说得各个将领们胆战心寒,纷纷配合严时昭派出去的人查验部队人数。
京军被抽调出了六万人跟随他出征,再加上从山东、北直等地调拨来的军队,理论上他的兵力应当是达到了十三万的。
但是当部队彻查之后,严时昭不由地感到一阵气结。
山东与北直的部队还好,七万士兵,多少还留下了将近六万人,但是京军六万,实数竟然不足四万,且其中有许多都是老朽之人亦或是娃娃兵,根本不可能形成战力。
怪不得刚刚那几个京军的将领那么心虚,这吃了将近一半的空饷啊!
好在严时昭也没有责怪他们,亦或是他们上峰的意思。
就好像当代英国公张维贤也是颇有能力之人,但是他统领的五军营同样也是千疮百孔一样。
没办法,统领京军各营的梁国公、英国公、威国公(朱文正后代)、怀远侯(朱能后代)都是勋贵一脉的中流支柱,其中军官也多由勋贵担任,那都是他们的姻亲与盟友啊!这让他们怎么去指责?向自己人拔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