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成割据之势。此番南方巡视组南下,郑芝龙派出大批细作北上刺探,似有谋定之意......”
“郑芝龙啊!”
自从郑芝龙在福建沿海金门海战中,一举击溃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,便从此控制了海路,开始收取各国商船的舶靠费用,郑芝龙也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变得富可倾国,俨然称为闽南的领主与海上霸主。
如今郑芝龙对缴纳了保护费的商船(一艘大船需缴三千两银钱),逐一颁发郑家的令旗;如不缴费而想经过郑芝龙统辖的海域,恐怕难逃被劫的命运。
其实郑芝龙如此强横,使荷兰东印度公司营运不宁,荷兰人数度联合其他势力合取郑芝龙,但郑芝龙仍持续扩张其势力,并将荷兰人次次打败。
史载:“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,不能来往。每舶例入三千金,岁入千万计,以此富敌国,自筑城安平镇”;
“从此海氛颇息,通贩洋货,内客外商,皆用郑氏旗号,无儆无虞,商贾有二十倍之利,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,寖以大显”、“八闽以郑氏为长城”。
至此,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、南洋各地:大泥、浡尼、占城、吕宋、魍港、北港、大员、平户、长崎、孟买、万丹、旧港、巴达维亚、麻六甲、柬埔寨、暹罗各地。
另外,刘衍似乎还记得,历史上曾有记载,郑芝龙的兵力庞大,其手中有包涵汉人、日本人、朝鲜人、南岛语族、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,高达二十万人的军力,拥有超过三千艘大、小船的船队,如今已经是南洋一带的唯一强权。
而且就在前不久,军情部还曾向刘衍奏报,福建省内发生旱灾,郑芝龙便趁机将大量的福建饥民移民台湾,并给予移民十分优惠的资助条件。
此时的台湾土地肥沃,因此而引发了汉人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,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,在大员(今台南市)修筑热兰遮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