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手说道:“宋兄、陆兄,我差点自误了,你们说得没错,我必须强硬起来,万不能让倭人猖狂。”
二人的一番话点醒了他。
此事无非四种情况。
一,打了,朝廷不想打,震怒,他倒霉。
二,打了,朝廷想打,高兴,他立功。
三,不打,朝廷想打,震怒,他倒霉。
四,不打,朝廷不想打,高兴,他立功。
看起来倒霉跟立功是一半一半。
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陆朝和宋彩都劝他打。
这俩一个是曹家背景,一个更是皇帝和知院背景,背景通天。
那么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,他打了,朝廷又不想打,但又是二人怂恿,他的罪责就小很多。
简单来说,就是他如果自己做决定,那就他一个人背锅。如果是三个人做决定,三个人一起背锅。
兴许朝廷考虑到是二人怂恿,很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
因此权衡利弊之后,显然听二人的话打更合适,立功被朝廷嘉奖的几率也最大。
正说话间,远处也已经有了结果。
船上的藤原季纲断然拒绝了大宋这边的“无理要求”,拒不归还金矿以及抓走的人员。
他看到了宋军的大船,但他以为是对马岛的宋军。
那里的宋军经常会去石见国享乐,虽然清剿过一些海盗,可藤原季纲觉得那些只知道贪图享受的宋军没那么强大。
反观他背后有日本朝廷,还从佐渡岛缴获了不少陆朝要贩卖给安倍赖良与清源武的武器装备,现在都有甲胄和刀刃,根本不惧怕对方。
毕竟他可是背负了天皇的期望,怎么能向对方示弱呢?
此刻商船上,藤原季纲眺望着远处宋军军舰,离得较远,虽然无法目测对方的军舰大小,但还是能看出铁甲舰的狰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