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发自肺腑。
因为不管是第一阶段的吏治改革,还是第二阶段的全面改革,核心思想就一个。
先恢复,再谈发展。
吏治整顿官场,提高行政效率。
第二阶段全面改革,在牺牲朝廷大量赋税的情况下,促进农业、商业以及地方事务发展,让百姓能活下去,让商人能活下去,让地方官府有所作为。
特别是审计局已经开始全国丈量土地,清查隐户隐产。
在朝廷答应给地主们降低赋税的情况下,地方就能够清查出大量的多余土地。
等到将来就可以全面实施,如加耗归公、摊丁入亩、统一赋役、计亩征银、提高大地主和富人阶级税率等等政策。
从而将混乱的农业税制大幅度改善,又能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,缓解土地兼并的情况。
接着就是步步降低官员津贴,收入主要来源以月俸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,并且严格控制官员数量,对不合格的官员坚决予以淘汰,从而缓解冗官支出。
之后就是控制朝廷经费花销,防止公款浪费,减少冗费支出。
最后一个才是大头。
那就是冗军。
军队大改革,裁减老弱,严查吃空饷,喝兵血。
以后军队俸禄不再由兵部和军队将领发放,而是直接由国库发放,让每一分钱都要流入士兵的口袋,而不是贪得无厌的将门手中。
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只是温和的改良。
甚至第二阶段还得牺牲朝廷自身的利益,让本来稍微有点起色的国库可能没过两年就要见底。
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光从地方吸血,只会造成中央强而地方弱。
到时候百姓揭竿起义,宋朝朝廷是有钱有粮镇压起义,但国家虚弱贫困也是事实。
如此恶性循环,越镇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