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基以来,备受争议的太医院,就在风波不断地大环境下,经历了一次大变革。
所谓世袭被正式取缔,凡是酒囊饭袋、混资历者被悉数剔除掉,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历经层层审查的人才,补充进了被朱由校调整的太医院中任职。
甚至在这批人才之中,还有一些在少府所辖【大明中医学院】担任职务,在各自精通的领域培养人才。
中医是独属于神州的重要瑰宝,朱由校不希望中医在大明没落,所以细化中医领域,提振中医发展,就在朱由校的指示下进行。
在大方脉科、小方脉科、妇人科、疮疡科、针灸科、眼科、口齿科、咽喉科、接骨科、伤寒科、金镞科、按摩科、祝由科十三门分科的基础上,又更进一步的进行细化。
如针对婴幼儿的儿科。
如针对妇女的妇科。
如针对生产的妇产科……
朱由校是对中医了解不多,但是这不影响朱由校干预一些事情,中医学科的进一步细化,就是朱由校干的事情。
至于说具体的探索与总结,就交给对应的人才去做,外行指挥内行的事,朱由校是绝对干不出来的。
给银子,给政策,这是朱由校干的事情。
至于对应的那些学科,有吴有性、张景岳、陈实功、李中梓、赵献可、华希闳这批人才去做,去培养人才,去完善学科体系,朱由校觉得中医从天启朝开始,将会经历一场全新变革,这并非是什么难事。
大明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下,这绝不止政治上要突破,诸如军事、文化、经济、医学等各个领域都要突破才行。
对于中医而言,处于这个战争频生、灾情频出的特殊时期,就必须学会适应该时代,在可能出现的战争下,灾情下去锤炼,继而将明确的外科、瘟疫、护理等各领域学科完成细化突破才行。
“你说朝鲜发生这么大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