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被血洗,甚至连衍圣公府的性质也被调整,这让朱由校获取的政治收益,是难以用金银去进行衡量的。
“臣附议!”
见天子不为所动,孙如游紧随其后道:“匠籍乃是明初就定下的国制,这与民籍、军籍、商籍、灶籍等构成完整的户籍国制,甚至这还牵扯到了诸多国策与祖制,要是贸然废除掉匠籍的话,势必会引发大乱的,这对于朝廷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啊!”
“望陛下三思!”
“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!”
而在孙如游讲完后,沈、史继偕几人纷纷上前,所表明的态度出奇一致,就是想让朱由校放弃废除匠籍的想法。
对于这样的情况,朱由校从最初就猜想到了。
无他。
看似废除匠籍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,但是这背后牵扯到的层面太广,甚至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。
暂且不说官匠、军匠这两大类了,单说民匠这一大类,织户就属民匠范畴,当然了,在官匠范畴也有织户,不过在当下的大明,东南织造这一行当,民间参与织造的规模,要远超官营织造的规模。
织机,这就是重要的生产资料。
棉布在大明的贸易地位,是仅次于茶叶、瓷器、丝绸的,而丝绸同样也属织造范畴,所以这也让很多人格外看重织造。
钱谦益所在的东林党,孙如游所在的浙党,还有在中枢的楚党、宣党、昆党等派系,可有不少跟大布商、大丝绸商是来往密切的,甚至他们所在家族也都涉足很深。
而织造行业有两项重要存在,一个是织机,一个是织户,两者是缺一不可的,缺了一个产量就严重下滑。
相较于造价昂贵的织机,反倒是织户,哪怕手艺再好,该遭到压榨就遭到压榨,且根本就没有地方去伸冤。
为何?
就是因为这个匠籍闹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