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及学徒都上心了。”
任重而道远啊。
朱由校心里轻叹一声,他想在大明工匠群体推行扫盲识字,不止是为了扩大人才梯队,更想为他们开辟一条晋升渠道,可惜他们之中的多数人,并没有这样的进取心。
毕竟劳累一天了,每月能赚到足以养家的银子,甚至每月还能积攒些银子,这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就已经是很满足的事情了。
“船舶、重工、轻工、矿务、煤业等有司的情况,跟你军备清吏司的相差不大。”在沉吟刹那,朱由校眉头微皱道。
“甚至有些清吏司,所辖在册工匠及学徒的识字扫盲,做的还不如你们军备清吏司,这样下去怎样扩大产业规模?怎样选拔人员充当各级管理?更不要提涉及研发层面了!!”
宋应星、焦勖他们相视一眼,无不是低下了头。
对于天子所讲的深意,他们是清楚的。
凡是在北直隶境筹建起的产业领域,但凡跟少府所辖有司相关,除了要满足日常生产外,还都兼顾着人才培养的职责,毕竟从天启元年起,天子就分多次向辽东、山东、陕西等派遣人手,到对应的地方筹建相应产业。
而在不久前陈奇瑜赴任广东巡抚,少府所辖有司就奉旨遴选一批人员,随同陈奇瑜一起赶赴广东,要筹建造船、军工、冶炼等对应产业。
“朕打算废除匠籍了。”
在众人思绪万千之际,朱由校讲的一番话,却让众人心惊不已,“想要推动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,想要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,匠籍世代不得脱籍这一制度,就必须要逐步废除掉才行!!”
匠籍,这一制约发展的制度,在传承到天启朝时期,朱由校除了看到各种弊端外,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优势。
按明制,匠籍细分为官、军、民三等,归官府统辖系官匠,归军队统辖系军匠,非重要行当的为民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