诊和早治。
如从1976年到2000年的25年间,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提高25%(从12%提高到到15%),结肠癌提高 28%(从 50%到 64%)。”
“……”
“也就是说,我们的研究,和临床之间,存在着一个篱笆,不,应该是一道鸿沟!”
“如何跨越,就是我们转化医学要讲的东西。”
“这就是我所说的:转化医学!”
“如何更好的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,联系起来,如何更好的运用,这个过程,其实就是科研!”
“科研不是创造,是发现。”
“科研不是无中生有,而是有中寻有!”
“这才是科研。”
“或许有人会觉得我思维狭隘,觉得我格局太小,放不开,为什么不能去效仿那些诺奖获得者,去发现新东西呢?”
“呵呵……”
陈恭微微一笑:“他们不同样也是在有中寻有吗?”
“他们有谁是创造了什么东西?”
“屠呦呦老先生厉害吧?诺奖获得者,那不成……青蒿素是他发明的吗?”
“1972年,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,一种熔点为156c~157c的活性成份,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。”
“这是什么?创造吗?”
“不,这是发现!”
“当然了,我的确格局也不大,那些大问题交给那些天才去解决就行了。”
“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已有的东西,和已有的问题,能够寻找一个机会转化呢?”
“把基础研究,转化为临床成果!”
“这才是我们目前需要进行的科研目的。”
“科研思维,首先要有目标和方向,确定了方向之后,才是方法!”
“这就是我这一节课,首先要讲的东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