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平生想道。
整个朝会发言,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。
在各省官员发言过后,各部官员也依次表态,从各部职责方面,表达了对于新一年的工业发展,进行全力支持。
刘书代表吏政司,黄文光代表中书阁,分别宣读了对于各地方的考核标准。
凡是年中考察,被记分为不称职的代高官,将会被摘掉代高官的帽子,退居二线。
这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考核标准一出,不论是心里把工业发展当一回事的,还是本来没当一回事的地方官,全都心中一凛,重视起来的同时,感受到颇为沉重的压力。
朝会一直开到中午方才散朝,官员们相伴着离开民安殿。
地方上的各位代高官,一个个面色沉重,皱着眉头,心思很重的样子。
他们很多人都知道,自己头上这个“代高官”的帽子戴的很不牢稳,随时都有被下掉的可能。想要在这个位置继续干下去,必须要得到大王的认可才行。
虽然对于吴州的工业发展并不了解,但他们能够爬到一省总督的位置上,绝对属于人精!
对于眼下这个形势,是非常清楚的。
“大王是注重实干的,只有把任务完成,将事儿给办好,才能保住头上的这一顶官帽子。
长海兄,我打算在去邑乐县考察考察,再去一趟青城镇和东阳郡学习学习,并摆出我们省的政策,吸引一些商人去楚江省投资。”
楚江省和广南省是邻居,陈修正以前做礼部尚书的时候,曾与格长海打过很多交到,两人颇为熟悉。
“可否同行?”
格长海颇有一种荒诞的感觉,自己堂堂总督,竟然要亲自去吸引区区商人去广南投资。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