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方式,凑足近七十万民兵。其中一路、二路大军分别二十五万民兵,负责配合正兵作战,和接守城市。
同时,在后勤保障方面,后方路政司、工部司,分别从皖南三江郡往南、河谷省谷城郡往南修建铁路,逢山开路遇水搭桥。只要铁路往前推进一步,大军后勤保障的压力就会小上一些,后方调集的武器弹药、粮草食品、医疗用品等,都可以大量的、快速的、低损耗的送往前线。
另外,寻找合适的位置,在铁路线沿边修建临时飞机场的任务,也落在他们的头上。
一道道命令,自国防部发出,上百万人立即运动了起来。
正兵开始按照军令行动。
民兵也被迅速而充分的动员起来,告别家人,带上武器弹药,登上火车,朝着昌国郡而来。同时,也有二十万云台郡、古沂郡、东阳郡的民兵被组织了起来,朝着与中州、北皖接壤的地方去驻守。
说是二十万正兵和七十万民兵,实则总共动员的人数,已经超过百万。
再加上后勤、辅兵、路政司和工部司的工人,总体人数早已经超过了二百万。
这肯定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影响,但通过调研分析论证后,这个影响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。
南北的火车,已经大量减少了民用车次。
“秦升、周明,编为第一路军,秦升担任一路军司令,周明任副司令。”
“苏三、大鹿,编为第二路军,苏三任司令,大鹿任副司令。”
“郑方行率领第三路军,驻守吴州西北,任司令。”
在望江县,完成了一路军和二路军的整编,他们分别开始往南、往西挺进。
一时之间,天下目光尽皆投向这里。
“杀敌人上战场,就是保家乡!杀尽天下狼与豺,才能迎曙光!美好生活在后方,何惜男儿胸膛!胸膛向前对敌人,背后留给父老和儿郎!”
火车上放着激昂澎湃的歌声,伴随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