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各郡开放招募所谓的民兵,当地百姓各个都很激动、热情。
如果不是有数量限制,直接放开,一个郡招募上万人都很轻松。
即便知道,苏纪、李重湘二人也没这么做,招募民兵,当初青壮年为主,还得通过设定的体测,只有合格者才能加入。
之所以这么做,主要还是要建立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,要质量不要数量,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的保护中州。
而且一旦放开口子,就算招募了上万人,这些人的日常粮食供给就是一个很大的消耗。
所以,招募特定的人数,并且将开垦种植农作物和训练结合一起,打造成一支闲为民,战为兵的军队,这种兵才是民兵的由来。
能想出这种方法的,也只有苏祁安,在交州时候,他就很早建立起这种制度,只不过将这种制度带到中州罢了。
只要按照苏祁安制定的训练计划,中州的民兵一定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,至少能在战乱时,中州能有自保之力。
中州招募民兵的训练,苏祁安没有去看的意思,甚至连面都没有露,不仅是他,就连苏纪、李重湘也没有现身。
他们在结束了盗匪投降后,就没有现身,好像人间蒸发一样。
如果仔细观察,会发现自从中州的战乱被平定后,消失的不止他们三人,就连跟随在苏祁安身后的直属队,也是渐渐消失。
本来直属队是训练民兵的教官,但他们在待了三日后,开始陆续的撤离了,直到第五日,彻底没了他们的踪迹。
这些大人物的突然消失,一众民兵有些困惑,但没有多想,毕竟是中州的大人物,自然有他们的要事处理,先行离开也实属正常。
很快,民兵队伍和当初一样,开始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中。
与此同时,中州西边的一座边界小县,通往进中县的官道上,一支商队陆续朝着前方县城进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