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多嘴,只能暗暗放在心里,脸上却是带着深深的震惊。
这第三把火,让城中百姓没有等太久,很快就烧来了。
四日后,沈家三公子沈阳,连同东州副都督樊崇,在城中心菜市口一同问斩。
樊崇副都督问斩一事,城中百姓大部分都知道,在苏祁安还未来东州前,这事就传开了,还是经过朝廷认定的。
只不过监斩官,最后从东州牧变成了这位新来的监察使。
这事说到底和苏祁安没有多大关系,他担任监斩官,是朝廷要求的,就算樊崇被杀,这笔账也算不到苏祁安头上。
最多最多,就是吴定国会对苏祁安有些间隙罢了,但只要双方好生磨合,想必用不了多久,二人的误会就会解除。
但苏祁安千不该万不该做出,将沈家三公子的问斩日,和樊崇定在同一天。
这换做任何人一看,都会觉得苏祁安是借助这两件事,来树立他在东州的绝对威慑。
这举动,老实说,并非不行,直接杀鸡儆猴,会对东州上下产生一些威慑,但这种威慑同样是一把双刃剑。
在威慑的背后,会引发这些高官的反抗,毕竟这些高官本身的身份,和苏祁安的级别相差不大。
而且这些高官,本身就是当地的地头蛇,常年经营当地多年,苏祁安这么一搞,震的了一时,震不了一世。
真寻到机会,绝对会在背后捅刀,监察使权利够大,同样的,担负的责任就越大。
朝廷赋予苏祁安统领东州十八郡的绝对权利,为的就是最终平定东州战乱。
一般而言,从上面来的监察使,多少都得给地方官员一些面子,双方相互尊重,这样才能在当地吃得开。
哪里像苏祁安这样,一上任,连烧三把火,一口气得罪了当地财神爷沈家,又把前线作战的都督吴定国给彻底得罪。
沈家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