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起,他快步走到一旁的北境地图,看向莽州西北部的辽阔疆土。
开疆扩土!
这是何等的功勋。
纵然只是名义上的占领,也足以载入史册了,万古传唱了。
“姜离,好一个姜离,真不愧是我大周的麒麟子!”景皇长叹。
“圣上,还有一封信件,却是姜离的献言!”东襄王司马屿道。
“念,快念!”
景皇连忙转身。
“臣姜离拜见圣上,西北莽军虽已被我凉州总营降服,但莽民与大周恩怨纠葛不断,历来已久,短期内难以真正归顺,大周想要统领掌控西北莽原也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军力、人力、财力,莽原西北远离大周,直接掌控并不明智!”
“臣建议在北莽西北设立都护府,派遣精锐军士驻扎,震慑北莽各部,同时以怀柔政策徐徐感化,臣擅作主张许诺拓跋部贵族拓跋戈为西北汗王,未向圣上事前通禀,是臣之罪,然为了彻底消除莽患,使莽原融我大周,臣恳请圣上应允……”
东襄王合上锦帛,心绪久久不能平静。
他出身皇族,自幼接受名家大儒、武道名家、文臣武将的教授熏陶,从戎二十余载,自问处于姜离的境遇下,只怕连他的皮毛都追赶不上。
真的是以一己之力,力挽狂澜,拯救北伐战局,安定西北。
不过……
虽然很多策略和行为,都有擅越之嫌。
尤其是许诺拓跋戈为北莽西北汗的举动……
“圣上,臣以为姜离许诺拓跋戈虽然与朝纲不符,但事出紧急,也是形式所迫,是不得已……”
东襄王司马屿低声道:“还请圣上不要责怪,而且纵观全局来看,这一决定与朝廷策略完全一致!”
“朕为什么要责怪姜离,若非姜离,北伐大策必将毁于一旦,三十余万大周军士战死沙场朕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