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中新人要多有留意,万不可出现了埋没将才的情况。
三月风光,春寒料峭。
为了准备林墨和吕玲绮的大婚,整个彭城都很忙碌。
林墨也很忙碌,除了学习婚礼当天的繁文缛节外,最近在研究沤肥。
老岳父交代的要想在短期内形成立竿见影效果,同时又含有技术壁垒的发明,只能是肥料了。
曲辕犁和龙骨水车只能够使得播种面积大大提升,但这个时代的用肥弊端是无法扭转的。
战国、秦汉采用的肥料多是人畜的粪便、秸秆之类的有机肥,这种肥料固然含有丰富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,为农作物提供营养,可养分释放比较缓慢,肥效期较长。
这就导致在新开垦的农田上会出现,产量逐年下降,最后降低到一个肥料养种区便不会降低了。
而改良肥料,使用各类无机肥,可以补充这个短板,无机肥的特点就是养分释放快,但肥效短,只要混合使用,秋收时候的产量肯定是有增无减的。
各种无机肥的制造林墨还粗略能记下一些,倒不是他记忆力有多惊人,主要是土法制肥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,无非是要注意好比例问题,农村出来的孩子早年见过不少,甚至有亲手参与过制作。
最简单的氮氨磷复合肥,将动物骨骼研磨成粉便算是底肥了。
氨肥制作则是用牛粪、豆粉和熟石膏按1:1:10的比例混合后在土窑里密封三天即可完成,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再按1:3的比例兑水,就可完成整个流程了。
其他类似硫肥、氮肥用料更不相同,但原理都差不多,穿越前农村出来的林墨,对此还是很熟悉的。
但不管是哪一种肥料,都离不开熟石膏的辅佐,好在熟石膏的获取不算太难,就是生石膏加水煮熟,待脱水后就是熟石膏了。
要说技术含量绝对谈不上有多高,可技术壁垒确实杠杠的。
不管是各种用料的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