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的常态,也是电影市场最刺激的地方。
“成本多少钱?”第一次合作,王长天只能选择相信郝运。
“一千万吧,一千万肯定就拍出来了。”郝运手里的几个本子,他和黑豆传媒的几个导演都大概的估算过电影制作成本。
“制作一千万,宣发肯定得两百万左右,也就是说成本一千二百万对吧?”这个数据没有超过王长天的心理底线。
他觉得不算太高。
就算亏的话,也就几百万的亏损。
“对,肯定够。”郝运说的一千万,其实是制作加宣发都算着。
没想到王长天理解成了制作一千万,另外算宣发,这种送钱的事情,郝运当然不会拒之门外。
别说多给两百万,就算多给两千万,他都能给花的一干二净。
给主演黄博加点片酬,最重要的是给导演多加点导演费,给编剧多加点编剧费……
“那行,一千二百万我这边拿了,给你30%。”王长平果断地作出了决定。
“合作愉快。”
两人碰了一下杯子,这个项目就算达成了。
其他人纷纷表示恭喜。
在郝运没来之前,王长天其实就跟其他人沟通过,明确表明了自己此来的目的。
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,他才能这么顺顺当当的拿下这个项目。
不然的话就冲着抗战时期的电影故事背景,八一制片厂就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。
“接下来是咱们的电视剧,一部《士兵突击》,一部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,海闰的《亮剑》究竟有多火,大家也看到了,这种军事战争片拥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,只要第一轮口碑不错,后续必然是源源不断的多轮播出。”
摆事实讲道理,才能讲得通道理。
如果没有《亮剑》火爆在前,郝运想要说服这些人,那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