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诵考的是你的声音,看你是不是哑巴。
小品让你动一动,看你是不是残疾,多换几个角度看你的颜值。
大部分人都能通过。
复试才进行大规模淘汰,到三试的时候,五六千考生可能就几百人了。
紧张是艺考的大敌,郝运前面这哥们,就是太紧张了。
最后磕磕绊绊的才朗诵完,个人小品直接就被考官叫停了。
不是考官不尊重考生,而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,自我介绍加朗诵不超过三分钟,个人小品两分钟以内。
轮到郝运,他上去就干。
“各位老师好,我叫郝运,今年二十岁,身高181厘米,体重142斤,我今天要朗诵的是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!”
“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……”
从他站到台上那一刻起,他就往身上拍了一份属于姜闻的台词属性和一份演技属性。
台词+120,持续10分钟,咱挥霍的起。
至于为什么拍了台词属性,还要拍演技属性……
还是那句话,咱挥霍的起!
这首霸气的宋词,用姜闻的方式诵读出来,豪迈、霸气、让人恨不得挥舞着大砍刀,杀他个七进七出。
考官们都惊讶的望着他。
这厮和姜闻什么关系?你就差没有在这里诵读《我的姜闻蜀黍》了。
我们如果敢不录你,是不是又是一桩丑闻。
1979年,中学毕业后的姜闻报考了北电,北电嫌他长得丑,声音不行,回函勉励他“安心工作,安心学习”。
第二年,姜闻又报考了中戏表演系,考试的时候朗诵了一段契诃夫的《变色龙》,被张仁里老师力主录取。
张老师认为对演员来说,其他的缺憾可以弥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