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付五百万两,后每年称臣纳贡五十万两,直至还完。
赵广渊想得深远,虽每年缴纳的银子少,拖的期限长,剩的这一千五百万两,两国要还三十年,那至少三十年里,轻易都不会有战事,免了百姓生灵涂炭。
另马匹改为三十万匹,牛,羊各五十万只,也是先行支付三成,后改为每年定额纳贡。
此次议和文书的签署,称为《函谷关和议》,并注明赔偿和纳贡只向越王负责。
方胜在按下手印之后,大大松了一口气,这最后的说明对越王大大有利。起码若京城那边想要西戎和蕃厥的称臣纳项,就不能害了越王的性命,至少越王能活着。
虽然他不认为能主导这一切的越王最后会失败,但能有此保障,亦是让人松了口气。
“等赔偿物资到函谷关,本王便允你们回国,并去信孙峪让他带兵撤回。在见到赔偿银之后,本王会召集工匠,于函谷关外五十里处建集盖铺,你等回国后,便可向国内宣传此事。”
“另,因感念你们国内百姓受灾,生活不易,本王已调来粮食一百万石,并布匹棉花茶盐等物,你等若需要可拿银子购买。本王折你等两成利。”
洛牙桑还以为听错了。
此事不仅得到完美解决,赔偿款还能分期不说,越王还为他们调来各项物资,还少收他们两成银子?那岂不能解了国内的燃眉之急了?
大喜过望,拉着越王的手不肯放,连连点头,用这几天才学会的汉语,“要要要”地说个不停。
一副哥俩好的样子。
展骞等京城来的武官,这会看向越王,又多了一层了解。
先前只以为越王开了一个会仙楼,赚足了京城百姓的银子,后又开了一个越府戏剧,丰富了京城百姓的闲瑕生活,以为银子赚得不少,但比起百年世家的底蘊还是差了些。
哪想越王在他们不知道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