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;而难以困守城池之中修炼。”
徐振云点头;这是第一次和穆轻云见面,说及父亲传承之时提及的。
沐秀心不紧不慢的道:“自元摩先生点化道传以来,道术神通对于‘外物’的运用,累经转折,经过了前后几个阶段。”
“在最初阶段,元摩先生点化力道道传的第一纪元,对于外物依傍极少。那时候讲究‘一气朝元’,神通斗法,纯凭本身修为分出高下。”
“但这种现象,在第一纪元的末期,已经有所转变;倚傍外物,已经渐渐多了起来。”
“到了第二纪元中期以后,已经转化、改变到‘截然相反’的境界;修道者一身战力,几乎全在外物上;一旦出现斗战,几乎都是飞剑、板砖、铁环琳琅满目、纵横交错的画面。”
徐振云心道,这不正是我认识的“古典仙侠”时代的画风……
沐秀心续道:“如此正反转折,争衡交错,犹如天平两端,各自起伏得势,‘本体与外物孰重’,也成了修道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‘议题’。”
“这个问题,直到第五纪元末期诞生萌芽;到了今日第六纪元,伴随大道玄晶体系,构成新的格局。”
“当今第六纪元中,对于法宝的运用当然也有;但是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,所用之宝,无非是三大体系:其一是品阶最高、几能证道的混沌灵宝;其二是和国战争锋息息相关的天元图、山河印、精魄珠,以及国之重器玄阳舰;其三就是自幼蕴养、以器载道的系物之兵。”
“除了这三者之外,哪怕是品质、价值俱都不菲的‘养元灵宝’,通常也都是起一些‘术业有专攻’的辅助用途,极少有中品修道者,将法宝当成自己战斗力的倚仗的。”
徐振云皱眉道:“如此说来,如今岂不是偏本体而轻外物的时代?”
沐秀心连连摇头道:“不然!如今是本体与外物并重、平等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