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未来说事。粉丝再怎么嘴硬,起码带着感情色彩。
哪怕聊msi决赛失利,狂喷huni和双打野,也不敢说一根香蕉就能让二追三。
这不是粉丝战斗力不行,而是逆风期,正主不该站出来。
粉丝的归粉丝,比赛的归比赛。
大部分观众还是有这样的边界感,何况看粉丝嘴硬,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乐子的事。
问题在于——
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嘴硬?
这下好了。
也不用分锅了。
青蒜的地震首先就从抗吧开始。
看到满屏的“嘴硬”、“小丑”、“输不起”,有个喜欢faker十年的老粉破防了——输了,说什么都是错!这句话难道不是相赫说的吗?有没有可能,这是媒体故意引导,曲解了本意。
他还是不信faker输不起。
又不是没输过,之后总能赢回来。
心里不服跟嘴上不服那都是两码事。
【小丑,这话扣马说的。】
纪录片旁白响起时,镜头刚好给到了低头抿嘴的faker,所以显得很像是faker的心声。
却少有人知道,在2015年全球总决赛前的纪录片中,扣马回忆当年msi最后选择妖姬却输给了edg拿的阵容,说过一句更有感悟的话——
输掉关键局后,却觉得如果选别的英雄,我是可以赢的。我觉得这种想法很可怕。
他回忆自己干嘛大声鼓励faker拿妖姬,正是不想让faker抱有遗憾。
也是在这之后,观众开玩笑的把生死局bp,看做不留遗憾局。因为平时排位输个晋级赛,都会冒出类似的念头。
那选手觉得被bp牺牲,太正常不过了。
明明自信的是战士,为了阵容合理选了坨肉,这样子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