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季汉大司马 > 第745章北击鲜卑

第745章北击鲜卑(2 / 5)

不仅是上郡郡治充当第二道防线,西河、安定、北地三郡回迁后的郡治,亦是第二道防线,即汉唐时期的第三道防线。

邓芝沉吟几许,说道:“相国,旧北地郡在高平川(今银川市),而今北地郡在泥水上下,复有泥阳、弋居、方渠诸县,不能覆及高平川。”

“高平川者,为关中入凉州之要道。芝恐胡虏讨击,南征安定,北及武威,断绝凉道。如胡虏断道,渐而迁之,日夜为寇,则河西无宁日。相国更置一郡于高平川,归属雍州治,募军徙民,渐以实边。”

“如能于高平川立足,日后北击鲜卑,则可发凉、陇军士,从顺黄河而进,与并冀之士东西夹取朔方诸郡,恢复两汉之故土。”

银川平原为西套,其为鲜卑南下的咽喉要地,水源充沛,土地肥沃,方便大规模驻军。

且与朔方诸郡所在的前套平原有不小距离,位于黄河几字形的前半段,如能控制银川平原,即能与并州遥相呼应,东西夹击盘踞在河套的鲜卑。

历史上,唐灭盘踞在河套的东突厥,基本是沿着黄河几字形进军,李道宗则从银川平原出征,接受从李靖的统率。

邓芝虽为楚人,本不了解鲜卑与河套,但他却奉命出使过鲜卑,留在轲比能身边的那些日子,让邓芝很好了解河套。

今见霍峻未对高平川有布置,特别建议在高平川置新郡,并由陇右负责具体事宜。

霍峻微微皱眉,说道:“高平川肥沃,宜为垦耕之所,如能在此治民屯兵,则能遏鲜卑咽喉。但孤闻其间有鲜卑、匈奴、羌人盘踞,汉民稀少,恢复旧制,何其难也!”

邓芝整理思绪,说道:“高平川虽形势复杂,但芝却颇知细情。匈奴人强劲,鲜卑次之,羌人羸弱。今往高平川,当诱以恩信,世袭封之,令诸夷来服。”

“如有不顺,募诸族勇士,发兵擒杀首恶,立有威信,整修城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