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季汉大司马 > 第540章归乡大礼

第540章归乡大礼(2 / 4)

。其坐拥一个郡的赋税、盐铁,几乎可以说是每天睁眼就能赚钱。

感叹糜芳富贵之余,霍峻回了封信与糜芳,简单问候几句。

在二姝的服侍下,霍峻在蒋济的求见中,出堂与其交谈论事。

蒋济见到霍峻,先递上礼物,拱手说道:“祝都督新年欢乐,再建奇功。”

“子通客气了!”

“新年同喜!”

霍峻请蒋济入座,笑道:“昨夜饮酒甚多,今日休沐,怎这般早起求见?”

蒋济笑着从怀中取出简略舆图,说道:“淮民陆续将至,济怎敢休息。”

摊开舆图,蒋济指着其上的七门岭,说道:“济与庐江太守商讨,以为可在舒城修缮七门堰,截断舒水,引水灌田,可将归淮庐江民众尽数安置于此。”

七门堰非重新开凿修筑,其修建时期可追溯到西汉初期的羹颉侯刘信。

刘信被刘邦封到舒城,见舒水出于西山之峻岭,势若建瓴,止步于七门岭下,阻河筑堰,开渠建闸,引河流东北,载之平陆,条分支贯,灌田八万余亩。

不仅于此,刘信还在七门岭之东开凿乌羊堰,灌田万余亩;再修曹责堰,灌田两万余亩。七门三堰共灌田十一万余亩,约有两千两百多顷,足够让万户百姓所耕作。

七门三堰虽好,但如都江堰一样,常年无政府负责,必然会导致三堰毁坏,不足以灌溉田亩。

昔霍范所提出的淮南论有提及三堰,但不符合淮东的军事需求,则被搁置下来。霍范所提出军屯地在肥水到邗沟一带,中间水泽、湖泊皆是军屯之地。

今为了安顿江淮旧民,考虑到舒县远离寿春,临近巢湖的地理环境,以及七门堰的丰富水利条件,舒城最合适用于安顿归淮的民众。

“七门三堰欲开多少顷田?”霍峻问道。

“三堰全开,二千两百余顷,分万户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