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还能借机调整行政机构,深化对荆、扬的治理。
“子龙、公衡?”刘备问道。
“臣无异议!”赵云说道。
黄权捋着胡须,说道:“启禀殿下,征讨蛮夷,不宜武力强取,宜选文武兼济之人,出任主帅。行刚柔并济之法,且征且抚,如此让诸夷归心。”
刘备微微颔首,说道:“公衡所言有理,征讨蛮夷于己方州郡之内作战,若是征讨过猛,则伤及百姓,不利百姓休养生息。”
顿了顿,刘备问道:“诸卿以为谁可出任征夷主帅?”
霍峻思绪少许,拱手说道“启禀殿下,峻以为军师将军诸葛孔明,能担此重任?”
“孔明领军?”刘备迟疑的说道。
“正是!”
霍峻环顾在场将领,说道:“蛮夷羸弱,起兵征讨,轻易能胜,得胜则掠民,得民需安之。故征讨二州蛮夷,名为用兵,实则安夷。且蛮夷广布艰远,征抚不当,避难入山,则户口多失。”
“孔明,兼理二州,达治知变,正而有谋。征讨蛮夷,编户齐民过,此孔明之所长也!”
霍峻向刘备拱手,说道:“正而有谋,协调军政,勤能安夷,此峻不如孔明也!”
打蛮夷,真没啥难度,对霍峻来说,有手就行。真正有难度的在于,如何安抚蛮夷之心,将蛮夷成为户籍上的百姓。然论安抚蛮夷,编户齐民,偏文政方面,霍峻不如诸葛亮。
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,你以为是大小恶战,七擒孟获,降服诸夷。实则诸葛亮春天出兵,秋天回军,行军+征战+治理,仅花了半年的时间,解决南中叛乱。
按行军路线与征战时间来看,诸葛亮就是在治理南中的同时,顺手打了下蛮夷,率军队到滇池旅游。
当然这仅是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来说,凡将怕是没那么简单,这也是为什么霍峻举荐诸葛亮挂帅的原因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