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考试本身的模式,就是对考生遇事以后,对待“轻重缓急”各类情况,应该如何应对的考验。
完全不会,那就直接交白卷,这个是很聪明的做法。
方重勇随手拿起一张卷子,只见上面是一首七言律诗,描写泰山的。
诗句所写完全看不出是在写泰山,其句子也是东拼西凑,几乎可以用狗屁不通来形容,只是韵脚压得好。
不用说,这种就是在唐代地方官学里面学出来的庸才,制诗的格式很娴熟,但并无写诗的才能。
写诗,多少还是得要点天赋的。
方重勇又看了看其他题目的答案,自说自话的一大堆,压根提不出什么新意。动不动就是“古之圣贤”如何如何。依此而为,天下大治什么的。
当然了,这也不一定是该考生真的是酒囊饭袋,只不过他可能对该领域完全不熟悉,又不甘心交白卷,所以随便写了几句。
方重勇暗想,若是他出题考九章算术,说不定对方就真能对答如流呢?
这种事情也很难说。
古人虽然并不比现代人笨,但他们的学习效率如何,方重勇实在是不敢确信。
以他所见所闻的,那种全知全才的人,凤毛麟角,万不存一。
科举考生里面,能有一门精通的人,就算是很厉害了。真要在这帮人里头抓“综合素质”,实在是有些不现实。
方重勇越发确信,自己之前所定“以长取才”,思路是正确的。
“以后录取的考生,都要在教百姓识字的公学里面当先生,授课一年,才能给他们授予官职。
谁要是不去,那就革除功名永不叙用。
谁若是讲学不用心,那就派去偏远的地方任职。
给百姓授课的公学会越来越普及,将来一定会教习奇缺,那就用中进士的考生来补缺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