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援也知机,赶忙带着百余散骑冲了出来。
要说这郭援也是真的机灵,在入淳于琼的军阵时,淳于琼本想夺下这些人的战马,可郭援太明白,如果战败了,这些战马是能救自己的命的。
所以郭援找尽办法拖延,终于将这些战马保住,这才让他一路逃脱到伊水南岸的。
在和对面的泰山军冲了一阵,郭援就不想打了,立即收拢队形,向着南面边打边退。他们利用一些地形、山坡与泰山军狙击,然后又快速度,试图拉开距离。
可郭援这些人也算是倒了血霉了,那就是此时在后面追击他们的正是马超的部下们。
这些人都是弓马娴熟,很多都是从小就生长在北背上的鲜卑武士,对于内地汉人们要刻苦努力学习的骑射本事,这些人招收就用。
其实,他们一路追一路射,前方奔逃的袁军越来越少。
某种程度来说,这才是这些鲜卑武士们惯用的战法,打仗就该这么打,哪能举着个马槊就往前顶的,那多憨了。
但没办法,谁让泰山军的好汉们非要训练突击,这下好了,还是吊着后面骑射更得心应手。
前面跑着的郭援忽然听后面一位骑将大喊:
“十二郎,不能再跑了,后面那帮狗崽子是鲜卑种,这么跑死路一条呀。我们得杀回去。”
郭援听到这个话才如梦初醒,往回看了一眼,就见己方骑士在后方的箭矢下,彷佛是疾风下的芦苇,一个劲往下栽。
其实这也怪不了他啊,谁让这些鲜卑武士从上到下的打扮都是汉人模样,不是那些人时不时暴露出来的胡音,他还真发现不了呢。
心下里,郭援就知道不能这样被动挨打,但他明白按照伴当说的回身一击也是不靠谱的。
且不说折返回去,必然要先停下。这战马一停可不就被对面给追上了?而且兜马冲击也是需要冲刺距离的,而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