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在沙盘上,泰山军这边一方的各军小旗早就做好了。为了应对敌军的漫长军阵,泰山军各军也是自东向西一字排开。
其最东面就是谢弼的魏博军,然后是李武的广武军,之后张达的雄武军,再后是张南的拱圣军,魏舟凤翔军,以及郭默的豹韬军。
这六个军之前一直在伊洛战场,所以率先和对面的李通、李整二护军形成对垒。这六个军中,基本上就是张南来负责指挥,然后张达辅弼。
如果这六军算得上是左军团的话,那在郭默的豹韬军以西就算得上中段了,其依次为飞熊军主郭诵、骁骑军主王罕、控鹤军主赵云、飞虎军主徐晃、射生军主陈焕、以及张祯、朱灵、高顺三将。
而张冲的本阵大纛就布置在这一线的后方。
然后在以及张祯、朱灵、高顺三将的西面,就是威武军主罗纲、振武军主段秀、天策军主赵简、龙骧军主许仲、依旧在后面的于禁和田俊。田俊带着他直领的突骑千人辅助于禁。
以上就是泰山军的布置了。
可虽然大张军势,但泰山军的长度依旧比对面的袁军短了一半,此时沙盘上就显示得很明显。
敌军的中段几乎与自家本军数量差不多,而在两翼上却左右张开,就如同一个展翅的雄鹰,准备扑击着猎物。
而对面袁军的布置也被中军的幕僚们摆好了,而且得益于泰山军在袁军内部的细作和内线,各军的主将也都被泰山军这边弄清楚了。
与泰山军这边不同的是,袁绍后续主力一上来就一分为二,其中左护军的周昕率领五个军,布置在了李通的右侧,其麾下分别是武周、戴先、桓典、周斐以及他的弟弟周。
这五军,除了周昕、周两兄弟是会稽人,其余四人全部都是汝南地方上的豪族,不是经学之家就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。
当然,以豪族部曲和汝南黄巾为主体的左护军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