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犁汉 > 第七百三十九章:东进

第七百三十九章:东进(4 / 7)

,经历的事多了,回过头再看这句话才发现这是金玉良言啊。”

见在场有些军将不以为然,刘备感叹了句就说了这样一个事:

“昔我在河北,随卢师讨黄巾。彼时我军虎贲六甲,何等骁锐?而那些黄巾军有什么?伐木为兵,但结果呢?文士是只顾一己私利不顾公门,武将是以邻为壑,友军有难,不动如山,都想捡军功。以至于大军迁延河北,不能速平黄巾。不然何至于天下如此?”

说到这里,刘备是真的深有感悟,叹息的说了这样一句话:

“向使文官能忠于公室,武官能秉持大义,这天下就不乱了。”

刘备的一番话正是他的肺腑之言,他为何从益州回来后要向刘协建议推行改革?正是因为他认为天下的弊端就是出在了这里。

为何关东、关西屡屡发生政变?为何野心家接连上台?在刘备看来就是此世已经处在了道德末世,那些代表着天下智力道德的世家子弟们已经不再恪守儒家的理想。

或言之,没有什么理想或者道德能让这些精英们真心相信了,整个社会都滑向了卑劣和庸俗。

所以刘备认为,改革士心正是救世良方,而他就要做这样的传道士。

正如周公那样的人!

所以刘备也是这样要求自己,他完全可以放弃郭汜,甚至可以带兵返回,但一旦这样做了,他所在坚持的理想事业和形象就会崩塌。

这是刘备万万不能接受的,也是他甘愿冒风险东进支援郭汜的本质原因。

刘备说这番肺腑话,那在场的幕僚们懂不懂呢?

那是必然明白的。

当刘备这话说完后,时谒者的刘艾忍不住动容感叹:

“君侯真是古之贤臣啊。艾本以为平定天下是武人们的事,没想到真要匡扶这汉室,更需要我辈奋起。”

说完,刘艾重重的对刘备作了一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