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学的一个新的名词。
总之在高级学堂泡久了,他就想看看武备学堂,想看看泰山军是如何成就为一只善战之师的。
这次来,就由董昭作陪,祭孙也来参观了武备学堂的教学。
然后祭孙就见到了一个有趣的人,就是时任总务的陶黯。
听说这陶黯是隐士的学生,很有一套大局观。之前为张冲几次谋划重要战略,这次北上邺城以此为根据就是此人的谋划。
当然,祭孙也听过一些关于此人或这或那的谣言。
说此人哪有什么真才学,君不见,此人之前还献策要去关中呢。现在不过是经常献策总有那么一两个中了罢了,换他,他也行!
就是不知道,这个他,是谁?
念此,祭孙就看了一眼便是笑眯眯的董昭。
祭孙不喜欢和这人打交道,从这人身上,他经常能看到当年他还是北军吏的时候,见到的那些筹谋赞画之士,不是正人。
而眼前这个陶黯却不同,望之就是君子。
虽然精瘦矮小,穿着也是朴素的布衣,但却给人一种很安定的感觉,彷佛很多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应该的。有一种出世的味道。
祭孙在观察了武备学堂的教习后,就被领到这里歇息。
祭孙以前也很爽朗健谈,但经历的事多了,也就不怎么爱说话了。而陶黯是秉性如此,也是沉默寡言的。
也幸好董昭妙语连珠,不断挑起一个个话题,才使氛围不至于多尴尬。
这时候,刚说完一段话,看着边上的陶黯,董昭眼睛一动,突然说起一事:
“你们知道渠帅早上为一个事,雷霆大怒不?”
祭孙初到邺城,很多渠道都没打通,还真不知道这事。于是祭孙好奇问道:
“哦,为了何事?”
董昭一直盯着陶黯看,见他还是没反应,才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