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提高各地区的凝聚力,张冲已经有意识的普及雅言了,但这依旧是一种小范围的,只在学堂中教习。
徐盛虽然是琅琊贼,但实际上祖上是琅琊国姑幕徐氏的一支,其土地徒附虽然已经没有了,但是士族的一些文武艺还是有些传承的。
虽然这文就是一点雅言,但依旧比目不识丁的要强出不少。
徐盛能从数千琅琊贼中脱颖而出,被上司赏识,这会雅言就是一份非常重要项。
这姑幕徐氏还是一个非常小的士族,它家要发迹还要到永嘉南渡的时候,但即便如此,一些传承的东西也能让徐盛和底层人有了非常高的起点,直接决定了不同的命运。
徐盛听不懂程普的幽州土话,但并不妨碍程普和学员中一些北地人介绍着武备学堂的情况。
现在的武备学堂就有两个课,步战科和骑战科。现在已经有的学生是一百人,之后还会有五十人新员加入,所以也就是每一期五十人,作训时间三个月。
武备学堂里的作训官基本都是中级军吏和老兵教习。之前泰山军在打管城后,老募兵向翁带着二十多老兵投了军。
张冲就将这些人作为步兵战术的教习,为学生们训练战术配合。
武备学堂的科目训练是不怎么涉及甲械训练的,因为能从各队选上来的都是战场上的勇猛之士,这些人来这里就是学习如何能指挥五十人,指挥一百人这样的战阵训练。
所以,武备学堂也是中低级军吏的培养学堂。
每一期合格的学员,其最优秀者会留在邺城,加入横撞队。作为渠帅亲从,横撞队早已经不是简单的扈从军了,而是中级军吏的培养地。
在横撞队除了能和渠帅朝夕相处,更多的就是能有一份资质,这种一外放直接就是屯将起步,后面也是有功就升,不会有一丝蹉跎。
所以能进横撞队,就成了军中每一个武人的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