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董昭继续道:
「别傻了,还看不清形势吗?你投的黄巾军根本没可能的。他们拿什么和汉庭打?啊!你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立马带着你的兵反正,绞杀军内那些冥顽的,到时候有这千余人马,你回济阴自有一番前程。现在就是武人的天下,你有兵有刀,有我的帮衬,我董氏发家就在咱们这一代了。」
一说到前程,董访马上狐疑得看着董昭,问道:
「是不是谁许诺你什么了?」….
见二弟猜出,董昭也就不装了,他坦言道:
「没错,我来就是说服你反正。只要成了,那济阴太守今年就会举我做孝廉。」
董访气急:
「为了一个孝廉,你就要卖了我?」
董昭皱了眉,看傻子一样看着董访:
「你是不是做贼做傻了,这是孝廉,你知道意味什么吗?意味着我能入京为郎,意味着我能外放为令。等几年建功立业,又有机会回京为议郎,再外放为太守。这就是已经是二千石了。再往上的九卿我不敢想,但就是这一个二千石,就能将我们董氏带到什么样的位置?你忘记父亲临死的心愿了吗?」
董访的气力被董昭一句句话给抽尽,尤其是那最后一句,父亲的遗愿,更是让他不知所措。
十年前,父亲在榻上,临死前对他两兄弟道:
「吾家五世刀笔吏,只恨不能出一二千石啊!」
现在兄长有了正途,眼见着父辈的遗愿就要实现。
他该怎么办?
这时候,董访想到了渠帅,想到了那个分别的上午。
渠帅抓着自己的手,情真意切:
「阿访,这河济地区就拜托你了。等到九月花开,你提兵北上,你我一起会猎中原。」
真好!
渠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在董访眼里他就是能再开山河的英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