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。有此军势、胜负有未可知。
但营中最后的实力派周凤却不认同,他很现实的和二人说:
“济北国本就是小国、地乍人稀,全国拢共不过四万户,口不过二十万。原先集兵四千,已经是十户抽一丁了,如果还要再征三千,那真的是要把济北国抽没。”
要知道这当兵打仗的都得是壮劳力,而济北国可能也就是五万不到的青壮年,再加上大多数青壮年又是豪族的附庸不会被征募,也就是说如果这波济北国再死上个四千,前后死亡八千的规模,可以让整个济北国乡野都再无青壮。而要知道一户的生计可就指望这些青壮呢?他们都死在这,那他们的家人也活不下去。
周凤虽然出自豪族,但还是不忍心自己的乡党就这么被消耗。但让他反对的更关键因素是,他觉得不值。戴祈和李臣还要打的原因,虽然没明说,但周凤一猜就知,无非是因为二人是此战败的直接主将,就这么回去,命能不能在不清楚,但前途肯定是没了,那还不如现在在赌一把,在和后方要兵,再战。
这就和玩博戏的赌徒一样,输光本的人从不会想着就此罢手,而是会借钱再接着赌,想着一把翻本。
周凤能理解二人的想法,但对不起,他不能陪这二人去疯赌。他手下这一千兵是他的家当,兵在,他周家的权势就在。又何必与二人一起冒险。
最后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,就只能陷入僵局。周凤是营内最大的实力派,他不同意出兵,那就出不成。而戴祈又受陈珪临危托名,有大义,他不说撤军,周凤也不敢拉着兵回去。
但三日的僵局终于随着泰山贼骑兵抵达的消息结束了。
戴祈和李臣再也不说什么固守待援的话了,现在已经到了能不能活着的地步,翻盘的事就别想了。
他们都是聪明人,当他们得知,泰山军是从西面度过汶水的,就猜到西面的鲁国兵大抵是无了。本来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