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舍弟诸葛亮 > 免费番外3(五千字大章) 刘曹互洗才能把胡人洗没了

免费番外3(五千字大章) 刘曹互洗才能把胡人洗没了(3 / 9)

瑾考虑到的第二点,便是暗暗期待曹彰能和西域诸国进一步消耗一下,两败俱伤,到时候朝廷再去捡便宜。

而且,自古如果是汉人王朝直接远征异域,指望把土地一次性拿住、拿稳,那是很难的。因为一旦朝廷管不到那里了,当地的异族肯定会反复。

历史上大汉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,都在西域建立过都护府,但每次都花费巨大,维持的治理时间却不是很久,基本上要出一个强力的都护,勉强能维持二三十年,到了这个强人没了之后,基本上也就人亡政息,反反复复。

这里面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,不过诸葛瑾觉得,最关键的原因,就在于“受中央直接挟制的地方都护府,很难有足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,去偏远之地开拓”。

说人话,就是在集权制度下,朝廷要担心放出去的地方官府,尤其是千里之外天高皇帝远的地方,会不会成为割据的诸侯、军阀,本身尾大不掉变成祸患。

但是这个问题,在曹彰流窜西域的情况下,对刘备而言就不存在了,因为曹彰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篡逆势力,其自主性相当高。

这也是为什么,原本历史上,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在对付各自周边的蛮夷异族时,表现都非常好——后世网上还有很多人,拿三国时三方对异族都很武德充沛,把鲜卑乌桓南蛮山越摁在地上揍,来证明“大汉武德充沛,远超唐宋”。

但事实上,真要凭良心深究,就能发现,原本历史上三国时三方对异族的武德充沛程度,不仅超过唐宋,甚至都可能超过两汉大统一时期本身——两汉时对北方草原游牧的武德,在最充沛的阶段,还是比较充沛的,但是在对西南夷和山越方面的武德,应该是不如三国时的。

所以,这个问题仅仅用“汉朝时民间武德比隋唐更充沛”或者“汉朝时汉人与胡人之间的军工技术代差比后世更大”来解释,是解释不通的。

这些解释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